践行高水平对外开放,一汽-大众树立合资车企新标杆
10月30日,一汽-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——一汽奥迪A5L领航版在长春基地正式下线,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一汽-大众成为国内首家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。这不仅是一汽-大众的重要里程碑,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、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伟大成就。
回首过去,1991年,当中国汽车工业尚在“探索起步”阶段,一汽-大众以“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企业”之姿破局,肩负起“建设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,发展民族轿车工业”的使命,率先将国际领先技术与精细化管理体系引入中国 。34年来,一汽-大众从最初的“一个品牌一款车型”,发展成为坐拥“五地六厂”,以及大众、奥迪、捷达三大品牌覆盖主流、豪华与经济型市场的完整矩阵 。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5.5万亿元,贡献税收逾7300亿元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超50万个就业岗位,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。
立足当下,一汽-大众的3000万辆成就,是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生动体现,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“两大奇迹”在汽车产业的具体投射。它证明了开放合作是产业进步的必由之路,彰显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优势和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。同时,一汽-大众也在不断创新和转型,面对汽车行业电动化、智能化的发展趋势,一汽-大众确立了“两高一新”总体目标、“五大领先”具体目标和十大核心任务,未来五年将推出近30款全新商品,其中新能源商品超20款,开启新一轮电动化转型。
展望未来,一汽-大众将继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,三品牌协同加速出海,实施“走出去、走进去、走上去”三步走策略,实现国内国际双轮驱动,塑造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出海新形象。同时,一汽-大众还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依托两国九地研发布局,聚焦智驾、软件等智能电动核心赛道,加速技术创新及应用,努力成为“中国汽车合资品牌出口领先者” 。
一汽-大众产销突破3000万辆,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,也为中德合作共赢提供了典范。相信在未来,一汽-大众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、创新发展的理念,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